我们插队的村子很小,二十多户人家一百多口人,却有着将近千亩土地,因位于黄河故道多是些河道、坑洼、沙丘,真正能种庄稼的并不多,这样一来人均可耕土地就只有五六亩。土地盐碱严重,只能种些黄豆和高粱。
村子的东头住着一户赵姓人家,两口子才三十五六岁,可膝下已有了五个孩子,当然,那日子过的是紧巴巴的,全家人整年是破衣烂衫,糠菜半年粮。男主人叫赵妞,却整天乐呵呵的,一点也不知道发愁,他常说:“社会主义不让饿死人,怕啥?”没吃的就找队长借粮,常跟在队长屁股后哼哼咛咛,春天借到夏,秋天借到冬,年年如此,弄得队长见了他就绕路走。队长当然怕,要知道那时节家家都缺粮,粮食借给他,别人怎么办?大家都借起来那还了得?
这赵妞也确实有办法,不借?那好,我就找大队!不就是跑二里地到大队吗!这大队书记早就因此和他成了“老朋友”,见他进门,就不用思索的笑着说:“又没吃的了?”不用他开口,随手写个条子扔给他:“走吧!” 他拿着条子回到村子,像捧着圣旨一样找到队长家,弄得队长直摇头:“没治了!”
赵妞还有一个外号:“赵偷豆”。我们觉得稀奇,怎么会有这麽个外号?一天在地里干活,休息时我追着队长问,他才笑着说了事情的来历:
“有一年秋天,全队正在收割大豆。地里到处都是豆子,我不放心,后半夜起来下地里转转,怕值夜看地的人偷懒睡觉。走到南滩没多远,突然看到一团黑乎乎的东西在路上挪动,我悄悄走了过去,发现是一堆刚割下来的大豆。奇怪的是这堆大豆却不动了,四周也不见个人,是我看花眼了?谁把它放在路上干什么?心里疑惑,就假装没事走开了,却在不远处躲了起来,要偷偷的弄明白这到底怎么回事”。
“没多大会儿,这堆豆子又开始移动了,我从后面轻轻走了过去,还是不见人,豆子堆却还在移动。我从后面朝豆子堆狠狠地踹了一脚,只听见“哎呀”一声,一个人从豆堆下面钻了出来,我一看那五短身材,正是赵妞。我气坏了,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命他把豆子背回去,他苦笑着钻了进去,却怎么也背不起来。这时几个看地的社员闻讯跑了过来,围着看还偷笑,我迁怒于他们,叫他们背回去,可他们挨着个试了试,谁也背不动”。
“天亮了,下地的人们围着豆子堆议论纷纷说说笑笑,调侃着赵妞。几个棒小伙子逞能,轮流试了试,用尽了九牛二虎之力,竟没有一个人能背的起来。大家伙无不惊叹赵妞的神力,送他外号:赵偷豆,赵妞因而一举成名”。
此事听来真是可笑!
其实在农村,这种偷偷摸摸的事很常见,大家也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好,社员中公开流传着:‘偷偷摸摸改善生活;干板直正饿得牙疼’这一类的口头禅,甚至还有‘干部贪,社员偷,哪个不偷是傻鸡(音究)’这些更过分的话语,充分表明了社员对待集体的态度,以及社员们的生活状态。
和老贫农袁爷攀谈起来,老人总是一脸的无奈:
“现在的人哪!把面子看的不值一分钱,偷了东西还理直气壮,脸皮都不红一红。解放前可不是这样,那时候土地都是自己的,地边搭地边,和相邻的人家处的都很好,大家都互相照应着,谁敢去偷谁?那简直太丢人了!叫人看见还怎么见人?”
“后来成立了互助组高级社,日子虽说不宽余也没见你偷我拿的,大家互相帮衬着,脸都不曾红过一回的。人与人相处,最要紧的就是面子,要是大家都撕开了脸皮,那日子还咋过?”
“自从成立了人民公社,风气算是坏了!家家砸了锅,吃了大食堂,土地也充公了,‘一大二公’,啥都是公家的了,还有啥是自己的?吃不饱咋办?只有到地里踅摸,那时的人们没想到是偷,不就是填填肚子吗!没啥丑的!”
“后来大食堂垮了,家家没有锅,连个锅都买不起!紧跟着就是五九年、六零年大饥荒,人人都饿得要命,谁能坐家里等死?还有啥偷不偷的,为了活命,摸着啥都往肚子里填,别说成熟的庄稼,春天的麦苗都有人偷回家吃!私人有啥可偷的?只有偷生产队的,从那时就算撕开了脸,偷庄稼成了公开的、人人都认可的行为。常偷的人饿不着,正直的人饿得唧唧叫,社员中就开始流传着:‘偷偷摸摸,改善生活;干板直正,饿得牙疼’这样的口头语”。
“度过了那三年非常困难的年馑,人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咱们农村,老实人是吃不开的。于是偷盗就成了一种风气,男女老少齐下手,女人比男人更甚,怀里、裤裆里都能塞东西,队长也没法检查。有人就调侃的说,‘白天勤快不如夜里勤快,地里勤快不如家里勤快’,‘夜里勤快有的吃,家里勤快有的日’,你听听这说的!改变了观念的人们也改变了做人的标准,偷盗仿佛是正当的、人人都必须具备的本事,不会偷庄稼才是个笨蛋。人们对生产队没有了感情,给队里干活拖拖拉拉磨洋工,给自家干活生龙活虎打冲锋。”
“要说也不能全怪社员不自觉,干部也有责任。从大队干部到生产队干部,那个不是肥吃饱喝的?够着钱的贪钱,够不着钱的摸粮食,社员咋会没意见?大家都说:‘大小是个官儿,强似卖水烟儿’就说明了这个事实。像咱大队,那些干部吃饱了喝足了还发骚情,爱搞个娘们消遣消遣,‘白天使唤着人家的老公,晚上使唤着人家的老婆’,劲头都用到床上了,哪还有精力搞工作?社员们还会相信干部吗?”
老贫农的一席话确实发人深省,人民公社成立以来农村、农民的变化人们看得很清楚,可又有谁敢说实话?只能抱怨说社员觉悟低,决不敢说三面红旗有问题。开会、宣传教育收效甚微,甚至根本不起作用,表面上看是‘肚子’的问题,好像社员吃不饱才去偷,其实问题的根源是制度,也就是说当社员对生产队、大队、人民公社彻底失望,生活又看不到希望的时候,生存的本能就失去了道德的约束。
农民不爱集体,集体就越加萎缩,你就是再唱:‘公社是棵常青藤,社员都是藤上的瓜,……藤儿越肥瓜越甜,藤儿越壮瓜越大’他也不信,他知道那是在愚弄他。干部们不厌其烦的大讲特讲: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听起来好像有道理。可当社员们看着大河一天天干涸下去,他知道你是在说鬼话。
饥饿威胁着农民,可贫下中农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会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来填饱自己的肚子,也真让我们知青见识了。这里不说偷,只说比较奇特的小事。
冬天我们和老社员淌过贾鲁河到南滩干活,滩里枯草黄沙,一片荒凉,那里离家远,淌河水又冰凉,中午不想回村吃饭,老社员就领着我们把麦场上的豆秸垛翻打一些,弄出来几十斤黄豆,拿到邻近的五七干校换一些大米,再和打雁的换只大雁,就能吃到一顿香喷喷的大米饭炖雁肉,大家伙欢呼雀跃,好不热闹!
稻子差不多成熟了,我们在地里干活,想吃顿大米饭,怎么办?贫下中农有的是办法,他指挥我们到田间挑一些成熟的稻穗割下,找一块坚实些的土地挖一些巴掌大的土坑,把稻穗放进去,用铁锨把当碓杵捣出米来,用河水一淘就能下锅。那米饭又香又甜,可比超市里的大米好吃多了!
自从招工回城,我再也没见过赵偷豆,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们虽然数次组织了“老知青重返第二故乡”活动,却始终未能见到他,不过我们却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农村。
改革开放后,人民公社制度完蛋了,土地分到了各家各户,农民拥有了充分的自主权。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开挖鱼塘,因地制宜的干起了养殖业,形成规模后,如今已成为黄河良种鱼养殖中心,过去的破草房早已不见了踪影,家家户户盖起了洋房,好多户还购置了汽车和拖拉机,昔日荒凉的黄河故道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人们还保留着部分稻田,盛产着优质大米。大家再也不用饿着肚子去偷去摸,听干部的唠叨了,大米鱼肉人们都吃的发腻,现在的话题是如何减肥,如何美容和化妆。
农村的巨变让我们想到很多很多,中国的农民穷怕了,千万不能走回头路!
还真想见见赵偷豆,如果他还活着,该有八十多岁了。
在线咨询 紫晴前世今生通灵因果前世前世今生前世谘询前世化解灵魂化解种子治疗佛教塔罗占卜灵魂前世因果因果轮回冤亲债主 紫晴前世今生因果谘询网 https://www.richdady.cn/zixun/index-p348.html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