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那个男孩教我的事——如何从关系中成长?

那个男孩教我的事——如何从关系中成长?

admin 2024-12-13 18 12/13

  最后他说,把我割离出你的生活吧,等我们平等了,再做朋友。
  悲伤当然有,但心里的另一个角落,却好像如释重负。自从知道我与他之间悬殊的条件,似乎就在等待这一天,而这一天果然,终于来了。
  爱一个人,最恐惧的无非是失去这个人。可是,当你发现最恐惧的事情都已经发生了,可世界和自己都还照常,那还有什么能够阻止你去得到你想要的人生呢?终于在那一刻,我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怕了,不怕自己不够聪明,不怕懂得太少,不怕克服不了惰性。
  原来悲伤也是土壤,有不为知的力量在这里悄悄酝酿。
  人如果在一段关系中患得患失,常常源自于自我匮乏感和无价值感,这来自于成长经历中形成的制约。年纪渐长,分析过去的行为处事,发现无论是过分的自尊,怕得罪人的性格,还是很轻易就被引发的自责情绪,原来都源于此。
  我有一个深爱我却极为严厉的母亲,曾经对他说过一个小时候的故事。那年我7岁,表弟3岁,还有一个跟表弟同龄的食堂做饭阿姨的女儿,我带着他们一块玩。表弟饿了,我爬上椅子从厨柜里找到两块绿豆饼,分一块给表弟,另一块给小女孩,表弟不肯,非得两块都要。我叉着腰,小大人一样瞪他,表弟大哭。听到哭声母亲过来,正好看到我瞪眼训人,以为我欺负表弟,不由分说打了一顿。打得很惨,邻居阿姨来劝,你就这一个女儿,打出三长两短来怎么办?这一句道出了每次挨打我的心声,而气头上的母亲回答:打死了我再生一个。心就沉了下去,虽然知道母亲是说气话,可原本想做的解释再也一句都说不出来。挨完打,默默蹲到花圃后没有人看得到的角落,压着声音大哭,哭着哭着就睡着了,醒来脚也麻了,站也站不起来。母亲到处找我,免不了的又是一顿痛骂。
  他说,从小我都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很久没听到这么白痴的故事了。他从小皮实得很,也是被打大的,可是依然活得飞扬跋扈,这是除了聪明的脑子,我最羡慕他的地方。
  小时候跟我妈在酒宴上,因为筷子一只长一只短我不肯用,同桌阿姨随口一句“你女儿养得真娇气”,回家也被狠狠训了一场。直到长成了一个从不闹零食玩具,爱帮忙、懂礼貌,被叔叔阿姨夸懂事的姑娘,母亲最爱说的话成了:我这女儿太会在外人面前卖乖了,在家里其实又懒又坏脾气。
  我爱我的母亲,她有很多很多优点,是一个善良而充满正义感的女性。我也从未质疑过她对我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一直以来,我都坚信不疑,因为我做错了,所以才惹她生气。现在我想,或许是她的严厉不知不觉中为我套上枷锁。但这不能怪她,没有父母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他们用自己认知范围内最好的教育方式来养育孩子,如果我们做了父母,未必做得更好。
  我的性格决定了我的行为方式,用时髦的说法,它是一种精神官能症。
  我深爱的人,他也爱我,本该多么幸福。可是我深觉自己配不上他,我们属于不同阶层,站在不同高度,是不会有结果的。我只能爱他,然后等着哪天,他离开我。决定在一起的时候,我对他说,如果有一天,你不需要我了,要告诉我,我不想成为你的负担。
  在这样的失衡关系下,终于他对我说:等我们平等了,再做朋友。
  我知道他一直的努力和无奈,远远地看着他,很想伸出双手捧着他的脸,对他说,对不起,这样的我还不够坚强温暖,没有力量跟你走下去。可是什么也没说,没做,只是答应,好的。
  他说,不是不爱你,你难受我也不好过。
  我明白的,就像我必须笑着看他离开,也不是因为不爱。
  就此分道扬镳,走上各自的前路。可是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就像空气中相撞的两颗微尘,虽然不能并行,却改变了彼此过去的轨迹。
  我很感谢他听我说那些少不经事时天马行空的梦想;感谢他告诉我,只要是想做的我一定可以做到;感谢他付出的爱和耐心,感谢他,因为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他这样带给我对未来希望。
  现在,我终于有勇气,重新出发,去做一个新的自己。
  “山其实 不需要被仰望
  他更愿意给你一个新高度
  去自由而庄严地 回身俯看”

总觉得很累没有办法完全放松休息或者安静沉稳下来潜意识好像总告诉自己不可以休息 紫晴前世今生因果谘询网 https://www.richdady.cn/news/item-282.html

- THE END -

admin

12月13日02:50

最后修改:2024年12月13日
0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共有 0 条评论